|
|
TOP853编程器简介 |
TOP853型编程器具有体积小巧,功耗低,可靠性高的特点,是专为开发51系列单片机和烧写各类存储器而设计的通用机型。
TOp853采用USB通用串行口与PC机连接通信,传输速率高,抗干扰性能好,可靠性极高,切无需外接电源,特别适合电池供电的笔记本电脑外出使用。 | |
MC13136窄带调频接收电路
| 深圳市凌雁电子有限公司 |
MC13136是美国MOTOROLA公司开发的二次变频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,主要改进和增强了信号处理电路、第一本振级和RSSI电路,采用MOTOROLA的MOSAICTM1.5处理技术,改善音频解调的失真及驱动电路,MC13136能提供低噪声,在高稳定性前提下具备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。
MC13136内含振荡器、VCO变容调谐二极管、低噪声第一和第二混频器及LO、高性能限幅放大器、RSSI。其中提供LC积分检波器,为RSSI缓冲器和数据比较器设置了一级运算放大级。
MC13136适合于VHF单片接收系统,或采用更低中频的三次变频接收系统。主要应用于无绳电话、短距离的无线数据链接、无线对讲机、陆地移动电话、业余无线电接收机、婴儿监视报警系统。其主要特性如下: |
△ 包含从天线输入至音频输出的二次变频全部电路
△ 输入频率范围达200MHz
△ 电压缓冲器RSSI具有70dB的可用范围
△ 低功耗(在Vcc=4.0V,耗电典型值仅为3.9mA)
△ 低工作电压:2.0—6.0V(可用两节镍镉电池供电)
△ 低阻抗音频输出(≤25Ω)
△ 低功耗(3.5mA典型值)
△ VHF第一放大级可选择晶体或VCO方式。独立的调谐变容二极管
△ 第一缓冲放大级可驱动CMOS锁相环PLL合成器
△ DIP24和SO-24L两种封装形式
△ 少量的外接元件
|
 |
 |
MC13136典型应用电路图 |
MC13136单片窄带调频接收电路工作原理:
MC13135的内部振荡电路与Pin1和Pin2的外接元件组成第一本振级,载频RF输入信号经LC谐振回路选频后从MC13136的Pin22输入,在内部第一混频级进行混频,其差频10.7MHz第一中频信号由Pin20输出,经10.7陶瓷滤波器选频后由pin18送到内部的第二混频电路。内部的振荡电路及Pin5和Pin6的外接晶体和电容构成了第二本振级,频率选比第一中频低一个中频(即二中频455kHz)的10.245MHz。10.7MHz第一中频信号与第二本振频率进行混频,其差频为:10.700-10.245=0.455MHz,也即455kHz第二中频信号。
第二中频信号由Pin7输出,由455kHz陶瓷滤波器选频,再经Pin9送入MC13136的限幅放大器进行高增益放大,限幅放大级是整个电路的主要增益级。Pin13的外接LC元件组成455kHz鉴频谐振回路,经放大后的第二中频信号在内部进行鉴频解调,并经一级音频电压放大后由Pin17输出音频信号。
MC13136内部还置有一级数据信号放大级,Pin12为RSSI输入端,Pin15为运算放大级的输入端,Pin16为RSSI缓冲放大的输出端。Pin10和Pin11为退耦电容,以保证电路稳定地工作。 |
MC13136的极限参数
|
MC13136的极限参数(Ta=25℃) |
名称 |
引脚位置 |
标识符 |
极限值 |
单位 |
电源电压 |
4,19 |
Vcc(max) |
6.5 |
V(DC) |
工作电压范围 |
4,19 |
Vcc |
2.0—6.0 |
V(DC) |
RF输入电压 |
22 |
RFin |
1.0 |
VRMS |
一中频最高频率 |
- |
fIF1 |
21 |
MHz |
二中频最高频率 |
- |
fIF2 |
3.0 |
MHz |
焊接温度 |
- |
Tj |
150 |
℃ |
工作周围温度范围 |
- |
TA |
-40—+85 |
℃ |
储藏温度 |
- |
Tstg |
-65—+150 |
℃ |
|